树立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
2025年11月13日
一、树立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最早出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中,是一种基于学习成果的教育模式。该模式下,整个课程活动均由学习成果驱动,教育结构和课程仅是手段而非目的。OBE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首先明确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后的成果,并以此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最终引导和协助学生取得该成果。当然,学生在学期开始,也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上,OBE强调合作式学习,学生可以组建团队,共同完成学习目标。考核方式上,OBE强调课程考核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根本依据,传统教育中的闭卷考试并非恰当选择。
“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是许多学过“统计学”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没有统计意识,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统计知识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因此,在“统计学”教学中,应该注重统计学作为工具性学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提出并回答统计学问题的能力。换言之,学生应取得的学习成果就是“会应用”,包括各种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方法的恰当应用。为协助学生取得这一成果,教师在完成每一知识点或方法的理论教学后,应将现实生活中相关的问题抛给学生,要求他们采用统计学方法去解决。若学生不能独立解决(如需要学生开展统计调查以获取数据),可以组建团队共同完成。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还消除了学生“学习无用论”的思想,可谓一举三得。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应增大对平时应用能力考核的权重,期末成绩比重要降低到5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