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使命认知转变难

(一)课程思政使命认知转变难

“课程思政”是习近平于2018年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高校课堂教学新使命,其基本理念是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强化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有德者的历史使命。然而在高校金融专业,这种使命担当却显得模糊不清,使课程思政犹如无源之水,没有力量而且难以持久。究其根源,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常见的市场主导局面逐渐深入教育领域,突出表现是:一些高校专业方向开设唯以迎合市场需求为优先考虑,某些金融领域内热门的或者新兴的事物总会引起关注并逐步被设立为专业方向,这本无可厚非,但很多细化、小众的专业固然有市场和优势,却不能长久,导致很多开设新专业几年后生源萎缩,专业被取消。

这种围绕金融市场培养人才的惯性思维短期内却难以改变,使各层面教育者对普及金融课程思政产生很多抱怨,而且是从上到下领悟程度越来越浅、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甚至从教多年的老教授都对金融课程思政嗤之以鼻,认为其远离市场、脱离实际。事实上,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要有大格局,所塑造的人才要有大担当,而倾力传授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技能是技校和实践岗位所提供和专长的,绝不是在高校课堂上能够获得的,高校学生在课堂更多应该获得的是系统观与整体观,这是前者不能替代和给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