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沉浸式课堂,提升师生参与度

(一)打造沉浸式课堂,提升师生参与度

沉浸式课堂是通过硬件技术与课堂内容深度结合,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模拟现实的环境,通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显性的,比如:通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和其他电子设备来增强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知,视觉与听觉效应增强将对想象力与注意力产生正向效果。这种环境也可以是隐性的,通过有趣的生动的案例和虚拟课堂环境将大大渲染课堂氛围,有助于形成“各抒己见,紧锣密鼓,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打造沉浸式课程思政课堂,其关键在于内容为学生所需,形式为学生喜闻乐见。”[4]为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应深化教学质量供给侧改革,提供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要牢牢把握课堂内容的质量这一根“细细的红线”,课程内容要实实在在,紧跟时政,与时俱进,基于现实人力、物力的原因,一些教材存在更新较慢,审核印刷周期长等缘故,一些所学知识跟不上变化快速的国际环境,这需要授课老师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取一些新鲜、有代表性的时事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一流专业建设如果忽视了课堂内容,就是“纸糊的老虎”,无法经历时间的考验。创新课堂形式还可以通过线上模拟教学、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校外教学以及校企联合教学等。因此,通过沉浸式课堂,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老旧教学模式,打造师生共同参与的深度学习环境,既保留了传统教学高质量课堂内容,又创新了学习形式,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