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必要激励手段

(四)缺乏必要激励手段

兼职教师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工作激励的多面性。兼职教师一般是在各自本职工作领域取得一定建树、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声望的人,工作动力更多来源于社会认同和自我价值实现。因此,对于兼职教师工作的激励手段,不仅包含物质激励,更应包含精神激励。但现实是,大部分高校在物质和精神激励上都存在严重不足。高校缺乏对兼职教师物质激励,主要原因是:第一,高校的物质奖励来源于高校建设发展经费,向兼职教师倾斜必然会影响全职教师的利益,因此反对声较大;第二,由于兼职教师不是受聘人赖以谋生的工具,因此物质惩罚也无从谈起;第三,高校考评机制的欠缺也导致兼职教师实际工作业绩难以客观评价。从精神激励方面看,尽管高校聘书本身是对兼职教师社会价值和工作能力的认同,但在聘任环节结束后,高校缺乏持续的精神激励措施,导致受聘者的心理成就感逐渐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