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迈入信用经济时代
2025年11月13日
(二)中国迈入信用经济时代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按平均汇率折算,2019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1027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2020年约为10504美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若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就会出现交易形式的转变,即由以现金交易为主的交易方式转变为以信用为主的交易方式。当这种转变开始出现或发展后,该国就开始进入信用经济时代。
信用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有以下三点:
一是信用作为资本逐渐成为经济交易社会交往的新要素新标准参与到社会资源配置中,在此背景下,如何对信用进行合理评价、如何制定评价标准、企业如何进行信用销售、信用主体如何管理自身信用等问题亟须解决。
二是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支柱新抓手,在此背景下,如何广泛全面地对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如何结合信用对市场监管体系进行全新升级、如何实现信用信息的公开共享、如何建立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如何进行信用修复、如何进行信用立法、如何建立征信体系、社会诚信体系和文明体系、如何加强信用文化与教育,这些问题仍需探讨。
三是信用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启动“信易贷”“信易租”“信易行”“信易游”“信易批”等“信易+”系列项目,便民惠企措施深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信用服务“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社会治理上有新举措。
为落实“双万计划”“十百千万卓越工程”以及学校本科专业建设计划,持续推进学校课程建设水平,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模式中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加以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校级“金课”。2019年学校开展了校级“金课”和“课程思政”改革“金课”建设项目申报及遴选,“信用管理学”是获准立项的校级“金课”建设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