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25年11月13日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研究生录取规模已由2016年的58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111万人,且2020年研究生在学人数已经达到300万人。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研究生学历相对“贬值”。此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尚未复苏的全球经济再次遭受重创,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也让研究生就业变得更加困难。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当前研究生就业已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研究生不仅要面临同学历人才的竞争,也要面临本科生的竞争。此外,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仍处于进行时,中高端职位需求量相对较少,这进一步挤压了研究生就业岗位。从研究生自身而言,普遍存在着缺乏就业指导以及自身定位不准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研究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202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其中之一就是稳定和保障就业。每年解决百万计的大学生就业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中施行导师负责制,导师与研究生接触最多,影响也最大,具有开展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天然优势。2020年教育部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强调研究生导师要关注研究生就业压力。但从过往经验看,导师与研究生在就业问题上产生矛盾分歧的情况常有发生。
基于上文,对导师负责制等教学制度进行适当改革,发挥导师促进研究生就业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导师促进研究生就业的优势以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