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环境对就业力培养新要求

(一)外部环境对就业力培养新要求

信息化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革新了很多行业的运行模式,催生了诸多新兴产业,也加速了某些行业的消亡。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又进一步增加了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伴随着远程办公和智能办公工具等新兴模式的发展,传统行业就业的吸纳能力降低。而文科专业就业受到其他专业的挤占,根据学生就业率数据显示,以往就业率表现突出的经济类专业,近年来就业率也出现下滑。此外行业跨界发展迅速,一些行业可能会消失。经济社会的巨大变革,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在本科教学中,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生涯方向,切实提升学生职业力,成为现阶段的迫切责任。

就业力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以往本科教育中,存在过度重视学科知识和技能,轻视基本素养培养的问题。重视学术能力积淀和培养,缺少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生本科学习阶段对于自身的就业优势、未来职业方向都缺少认识。大学教育对于就业力培养的缺失,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率不高、就业满意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本科教学中渗入就业力培养刻不容缓。

就业力包含两个维度,第一是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第二是对就业市场的衔接能力。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包含识别自身职业类型、学习能力和兴趣三方面。根据不同人群的性格特质,每个人可对应不同职业类型。但职业气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经过学习和锻炼提升并改变。学习能力指学生学习知识和提升技能的意愿和能力。如果在本科学习中,学生能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将自身的职业类型和学习能力协调,是就业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但仅仅有对自我的认识还不够,就业力培养还需衔接就业市场的需求。天津作为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城市,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成熟,为本课程提供了绝佳的实践能力培养入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