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财政学课程思政“3P教学模型”的设计理念

(一)改进的财政学课程思政“3P教学模型”的设计理念

“3P教学模型”是包括前提(Presage)、过程(Process)和结果(Product)三个教学过程重要节点、基于建构主义观点的教学方式概念框架,由Dunkin和Biddle初步提出,由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Biggs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实践。[2]

借鉴约翰·比格斯的“3P教学模型”,进一步构建改进的“财政学”课程思政“3P教学模型”,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前提、过程和结果三个环节关联互动,形成一个不断改进的螺旋式循环。教学前提包括学情因素和教学情境因素,会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产生影响,这其中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又将影响教学结果和学习结果,而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结果还会向前提、过程反馈,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断改进,进而不断提升教与学的结果。在连续交互式的“教”“学”过程里,基于“一致性建构”原则“3P教学模型”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交融反馈,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环境的多维互动有利于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的“财政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