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财政教学改革中的具体措施
当前我国客观上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认识与实践还不够,还存在重专业轻通识、重科研轻教学、忽视人格培养、功利化办学等多方面不足(郑庆全、杨慷慨,2021)。“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科通识课,补充了学生对政府相关经济活动的认识,对学生完善经济学知识架构有重要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讲,“财政学”为人们提供理解政府和公共政策的理论知识,对于非经济的相关专业,比如管理学、社会学等也是大有裨益的。因此,“财政学”教学改革应更多从培养现代化综合人才而非仅限于专业人才的立场出发。对此,笔者结合“财政学”课堂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以下三点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既能够满足教学改革质量提升的需要,也符合教育现代化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