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环节与教学环节的分离不利于更系统地掌握
统计数据处理的方法
目前的“统计学”教学,在课程的设置上是3学分,48课时。其中42课时是课堂教学,6课时是实验教学。课堂教学在教室进行,实验教学在机房进行。课堂教学以统计理论的讲述为主。实验教学是对课堂教学涉及的一些统计学数据处理方法在实验室进行的实际操作。这种教学制度安排不利于学生结合上课的内容进行EXCLE的应用。教学的内容,学生当时掌握了,但是到了后来的实验室上机的时候很多都会遗忘,这就造成了实验环节和教学环节的脱节。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很多内容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学生可以现学现用,更好更快地掌握教学的内容,这样做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考试的内容应该改变现在完全以统计理论为主的考试方式,可以将一部分内容放在实验室进行。或者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至少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更多地结合EXCEL实验教学的内容,增加实验教学在统计学成绩考核上的比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