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金融学”课程含金量的需要

(二)提高“金融学”课程含金量的需要

随着近年来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及其延展性的不断扩大,教育部一直致力于强调要与时俱进,提高“金融学”课程的含金量。

首先,在线下教学方面,目前教育部正在推动“金融学”“金课”以及一流本科专业的发展。“金课”最早于2018年6月由教育部提出,并于同年8月被教育部写入相关文件之中。2019年5月中国高校金融教育金课联盟建立,到2021年2月为止,已有130多所高校加入金课联盟。“金课”具有前沿性的课程内容、互动性的教学形式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过程等特点。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的发展始于2019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布的《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其中指出教育部计划从2019年到2021年建设1万个左右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根据2019年12月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1]可知,金融学总计120个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54个,省级66个,总体排名为第17名。

其次,在线上教学方面,2013年以来,教育部持续推动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应用与开放共享。到2021年,教育部已遴选认定了包括1291门国家精品在内的在线开放课程等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其中,仅在MOOC平台中就包含了200多门的“金融学”课程,占总体精品课程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