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传统
课堂爱国主义
教育模式影响力薄弱
各大高校在大学学习阶段会开设思政课程,这种方法最简单有效,能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沟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人文素质。而现实课堂中,大部分思政课教师以单向理论灌输为主,与实践结合度不高,教学缺乏真实性和趣味性,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不足。从而导致学生对课堂评价不高,爱国主义教育质量不高。
爱国主义精神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中,更体现在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因此,课堂教育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爱国主义观念。然而当前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较为匮乏,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多停留在校园内,学生多通过书面知识进行学习,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以增强自身对传统文化和党、国历史的认同了解,这是当下爱国主义教育的短板,也是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