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
微观经济学内容较为抽象,理论知识点居多,在对其进行教学研究时,如果要将思政融入课程,就必须要将教师传统的单向输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们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有效教学、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目的,实现课堂与思政相互融合的教学效果。
1.传统的讲解式
在教学过程中,有关一些富含教学知识点、理论性较强、比较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或者是一些与所授知识具有密切联系的前沿知识,适合采取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法。在进行这类教学方式时要尽可能地结合国情、党的方针路线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使理论联系实际。
2.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将大量数据信息展示给学生们观看,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学生们能够产生兴趣对其进行探讨,因此在“微观经济学”思政教学改革中可以广泛应用。也可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展示一些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影片等可以增加学生们的爱国情怀。
3.专题式教学法
在重点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微观经济学教材的内容进行专题式教学,结合我国当前国情与发展规划,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们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解与思考。
4.案例教学法
因为微观经济学是依据西方经济提出的,大多引用的是西方国家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讲解。但微观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的系统总结,其中很多经济学理论在我国也是可以找到本土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讲解的。为了能让微观经济学更好地中国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找到我国的相关案例。让学生们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与现实相联系,逐步形成经济思维能力。
5.实践教学法
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对人和事物的感知能力。在符合一定教学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结合经济学相关内容,让学生们能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体验社会中经济发展的动态状况。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们进行课下的市场调研等活动,或者组织学生们去参观当地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区等地,增强对经济理论的体验性和感知性,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在参观的过程中感受到祖国建设的伟大,将来能够更好地投身于建设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