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名称的由来
维生素的作用早在远古时期就已为人所知,如1600年前,古埃及人即发现动物的肝脏可以用来治疗眼部疾患,在医生为患者诊断眼疾时,常鼓励其多吃动物肝脏,但人们并不知道动物肝脏中,究竟是什么营养物质对眼部疾患起作用。
直到1911年,波兰科学家丰克经过千百次的试验,才从米糠中提取出一种能够治疗坏血病的白色物质,同时他又发现,柠檬和酸橙中也含有这种能够治疗坏血病的白色物质,于是这种物质被丰克以字母C将其命名,后来被人们称为Vitamin C(维持生命的营养素C),也称维生素C,维生素的功能由此得到证实。维生素C是最早被发现可以治疗疾病的维生素。
1913年.瑞士科学家卡勒在牛肝和鱼肝油中分离出治疗眼部疾病的物质,这种物质的性质与维生素C截然不同,因为这种物质溶解于脂肪,而维生素C溶解于水,于是就把它命名为维他命A(Vitamin A),也称维生素A(之所以被命名为A,据说是因为这种物质的作用最早被人们所知)。
1916年,英国科学家德拉蒙多从米糠及酵母中发现有效治疗脚气病的成分。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德拉蒙多发现这种物质与维生素A和维生素C并不相同,但与维生素C的性质有些相似——都溶解于水,然而又不能把它归为维生素C的门下,于是就称它为维生素B。
后来,又有科学家在米糠中发现,有一种物质耐热力很强,这种物质和维生素B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于是就将该物质叫做维生素B2。
在这之后,虽然陆续有一些物质被命名为维生素,但由于不符合维生素的属性,所以被排除在维生素的范围之外,比如初期被误以为是维生素F的亚油酸,因证实不是维生素,所以已被除名。
此外被除名的还有维生素B17,因为其不具营养价值,经常服用还有可能引起氰酸中毒。有些则是以其他的名称的来命名,如以前被称为维生素B5,如今已被更名为泛酸。
在已被发现的维生素中,以维生素K的命名最为特别,因为它与罗马字母的排列顺序毫无关系。在维生素K之前,有些罗马字母并未被用上如F、G等字母,“K”是取英文“Coagulation”(凝固)一语的开头字母的发音而命名的,因为维生素K可促进血液的凝固故而得名。
● 专家提示 ●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维生素种类被人们认识和发现,维生素成了一个大家族。人们把它们按照罗马字母的顺序排列起来以便于记忆,从A、B、C一直排列到L、P、U等。
☆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