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前 言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项目的绿色化改进
引 言
1 实施过程与研究方法
1.1 实施过程
1.2 研究方法
2 实施效果分析
2.1 设计绿色化实验过程
2.2 开展不同课程之间的串联实验
2.3 使用可再生实验材料
2.4 实验项目产品的绿色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引 言
1 通过理论学习树立安全意识
2 通过实操演练提升安全意识
3 通过虚拟仿真实践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总 结
参考文献
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提升学生的化工设计能力
引 言
1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2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专业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总 结
参考文献
浅谈大类培养体制下化学学科实验课程改革
引 言
1 基础实验课程改革
2 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改革
3 设计研究性实验
结 语
参考文献
微型半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基础规范性实验的教学实践
引 言
1 微型半微型有机化学实验的发展和优缺点
1.1 提高实验效能
1.2 实验安全性提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1.3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微型半微型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基础规范性实验的教学实践
2.1 强化有机实验安全教育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2.2 缓解实验室通风设备不足的问题
2.3 注重实验规范性和能力培养
结 论
参考文献
“学以致用”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改革——以“高保水型家用高分子防火凝胶”为例
引 言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理
1.2 试剂或材料
1.3 仪器和表征方法
1.4 实验步骤
2 科普展示和互动方案
2.1 防火性能展示
2.2 灭火性能展示
结 语
参考文献
“化学与生活实验”课网上预习系统构建与使用
引 言
1 基于E-learning平台的网上实验预习系统构建
2 “化学与生活实验”课网上预习系统的应用效果
3 基于E-learning平台的应用设想
参考文献
生化大类培养模式下“基础化学实验A(1)”的教学思考
引 言
1 紧扣理论知识,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2 重视基础操作训练,加深原理认识
3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4 实验教学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
结 语
参考文献
大类招生下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1 大类招生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
2 大类招生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2.1 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改变“分析化学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2.3 融入智慧式教学工具,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结 语
参考文献
结合“桥梁工程”课堂教学的昆明市盘龙江桥梁调查与研究
1 “桥梁工程”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研究的关系
2 盘龙江桥梁调查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桥梁画册素材拍摄
2.2 桥梁的结构体系调查
2.3 桥梁历史文化的文献资料查阅
2.4 桥梁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2.5 桥梁改造建议
3 盘龙江桥梁调研的对象及主要特点
4 盘龙江桥梁调研的主要成果
4.1 古桥寻踪——龙川桥与霖雨桥
4.2 近代历史见证者——油管桥与米轨铁路桥
4.4 极富“红色时代”特色的向日葵忠字桥
5 总结与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参考文献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集中周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引 言
1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集中周的目的
2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集中周的现状
2.1 课程设计的内容
2.2 考核与评定
2.3 存在的问题
3 教学改革方案与路线
4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集中周的教学改革措施
4.1 动手为主,软件为辅
4.2 结合实际工程,开放命题形式
4.3 开设论坛,增设讲座
4.4 多样性的考核方式,力求成绩公平公正
5 教学效果分析与评价
5.1 教学效果
5.2 评价分析
结 语
参考文献
基于工程实例的土力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直接剪切实验为例
引 言
1 教学设计思想
2 实施过程描述
2.1 工程案例
2.2 分析原因
2.3 实验演示
3 教学效果分析与评价
3.1 教学效果
3.2 评价分析
总 结
参考文献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
引 言
1 建立与专业毕业要求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
1.1 确定新的培养目标
1.2 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2 按照专业毕业要求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2.1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2.2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
3 深化校企合作与构建实践教学基地
3.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3.2 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3.3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
3.4 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引入企业导师
结 语
参考文献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互联网+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引 言
1 传统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教学过程较为随意,缺乏统一管理平台,无法有效进行考核
1.2 实验教学中师生之间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关系,课下缺乏沟通和交流,影响教学效果
1.3 大部分实验教学仍局限于在实验室进行教学,不利于实验教学过程的有效延续
1.4 实验教学结果考核方式单一,无法形成有效反馈
1.5 在实验教学中发现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存在抄袭情况,难以判定和纠正
2 “互联网+”对实验教学的影响
3 “互联网+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
3.1 “软件学院实验教学网”教学平台的构建
3.2 形成全过程、规范化的“互联网+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3.3 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教学在线化改造,打破实验物理空间限制
结 语
参考文献
基于知识建构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引 言
1 传统软件项目开发实训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1.1 小组内缺乏有效的协作
1.2 缺乏对学生问题的及时反馈
1.3 理论知识与实践分离
1.4 评价主体单一
2 知识建构的内涵
3 基于知识建构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训课程改革思路
3.1 四个基础
3.2 六个阶段
3.3 两个主体
4 “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实践
4.1 实践案例设计
4.2 实践效果分析
结 语
参考文献
“双创”环境下的高校IT实验室建设初探
1 “双创”前高校IT实验室建设基本状况
2 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引入“双创”理念的重要意义
3 “双创”环境下的高校IT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思路
3.1 重视课程实验内容改革优化
3.2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3.3 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竞赛
3.4 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结 语
参考文献
生物技术专业野外综合实习的初步探索
引 言
1 做好实习前的准备,使野外实习有的放矢
1.1 了解和认识云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1.2 了解西双版纳的经济作物病虫害及生物防治
1.3 了解云南的花卉种质资源
1.4 了解滇池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措施
2 总结汇报,学生收获和共享野外实习成果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1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特征
1.1 Coverage及其组成
1.2 特征属性数据的管理
2 旅游资源要素信息分类和特征属性分析
2.1 旅游要素特征分析与GIS空间表达
3 旅游信息数字化和旅游规划制图的实现
3.1 图面预处理
3.2 分层处理
3.3 数字化、建立拓扑关系、编辑、修改
3.4 坐标转换
3.5 切边、接边和拼接
3.6 属性项定义、添加特征编码和注记
4 旅游规划地图的生成及输出
结 语
参考文献
1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2 以数学竞赛为契机,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2.1 点燃学习激情,夯实数学基础
2.2 加强思维训练,重视素质培养
2.3 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创新能力
3 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
3.1 教学体系分层改革
3.2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3.3 教学课外活动延伸
参考文献
大数据时代统计学专业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及可持续运行的若干思考
引 言
1 统计学专业实习实训平台的作用和意义
1.1 统计学专业实习实训平台是有统计学专业的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公司及政府统计部门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1.2 统计学专业实习实训平台是培养“双师型”师资的重要载体
1.3 统计学专业实习实训平台是统计人才成长的“加油站”
2.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
2.1 存在的问题
2.2 原因剖析
3 对统计学专业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及可持续运行的建议和措施
3.1 扩大实习基地的面
3.2 加强实践教学与实习指导的师资队伍建设
3.3 制定规范的校外实习方案,包括大纲及质量保障措施,强化实习教学管理
结 语
参考文献
“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引 言
1 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1 课前预习效率低
1.2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2 微课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1 微课的特点
2.2 实验微课化的意义
2.3 实验微课制作的基本要求
结 语
参考文献
“平台开放、多维协同”的电子信息类本科毕业设计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探索与研究
引 言
1 面临的问题及国内外现状
1.1 时短事杂,时间精力投入不足
1.2 内容陈旧,学习主动性不足
1.3 本末倒置,创新及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2 研究及探索内容与实施方案
2.1 研究及探索内容
2.2 实施方案
结 语
参考文献
科技竞赛促进新工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云南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
引 言
1 竞赛的日常准备
2 竞赛过程组织管理
2.1 报名动员
2.2 竞赛开展
2.3 竞赛后期工作
3 竞赛取得的成绩和收获
总 结
参考文献
大气科学专业实践课程群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引 言
1 课程群含义及构成
2 课程群建设的意义
2.1 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2.2 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及导向性
2.3 课程学时、学期设置更为合理
2.4 教学过程的考查和评估更加可控
2.5 教学团队建设更加高效,师资培训更加有序
2.6 教学资源更容易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投入
3 课程群建设的实施与保障
4 课程群建设的成效与问题
5 课程群建设的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课外调查、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GIS理论和实验教学启蒙阶段的应用
引 言
1 教学设计
1.1 教学阶段设计
1.2 教学环节设计
1.3 教学案例
2 总结和思考
参考文献
“人文地理学”三大探究式教学模块体系共建研究
1 “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中建设探究性教学模块的背景
1.1 学科发展与教学现状等使“人文地理学”课程探究性教学模块建设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1.2 探究性学习方式和理念为“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途径
2 “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中探究性教学模块的构建
2.1 构建原则
2.2 探究性教学模块组成
3 实践“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探究性教学模块的一些思考
3.1 “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探究性教学模块实践
3.2 今后进一步开展“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区域性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设与思考
1 生物技术专业实习的重要性
2 实习的目标和目的地的选择
2.1 促进学生与企业的相互认知,选择合适的企业分组实习
2.2 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到科研院所开展研究实习
3 生物技术专业综合实习的内容设置
3.1 基础技术实习
3.2 综合大实习
3.3 主要的实习内容
参考文献
基于本土文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探索——以创新云南瓦猫形象及商业应用项目为例
1 项目简介
1.1 项目设计
1.2 项目特色及创新
1.3 项目指导与组织实施过程
1.4 项目成效与评价
2 案例思想
结 语
参考文献
以“虚”务“实”——论虚拟仿真实验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影视创作课程中的价值与意义
引 言
1 虚拟仿真实验的作用与意义
1.1 虚拟仿真实验的必要性
1.2 虚拟仿真实验的可能性
2 虚拟仿真实验的价值与前景
2.1 新型虚拟仿真实验改变的是教学观念而非技术本身
2.2 教学观念的改变带来虚拟仿真实验效果的升级
结 语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学模式探索
引 言
1 影响创业创新教育的因素
1.1 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落后
1.2 创业创新教育培养机制不完善
1.3 创业创新教育定位不明确
1.4 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不够
2 创业创新教学的现状
2.1 教学方法陈旧
2.2 教学组合模式简单
2.3 师资力量匮乏
2.4 学生参与度低
3 创业创新教学模式探索
3.1 明确教学目标,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3.2 多层次设置创业创新教育课程
3.3 将创业创新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3.4 积极开展课外创业实践活动
3.5 加强创业创新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3.6 丰富创业创新活动,完善学生创业创新的激励政策
结 语
参考文献
职继学院市场营销教育专业“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践教学案例分析
1 “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践教学指导思想
1.1 以项目教学法作为引领
1.2 教学实施过程与目标
2 “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践教学过程分析
2.1 确定项目
2.2 制订计划
2.3 实施项目
2.4 项目形成成果
2.5 项目评价
3 “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践教学效果与评价
3.1 通过项目实施,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
3.2 通过项目实施,学生的方法能力得到提高
3.3 通过项目实施,学生的社会能力得到提高
4 “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践教学反思
4.1 修正学生项目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4.2 各部分教学时间的调整
4.3 鼓励学生进行校外调查
融合媒体时代传媒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创新实践探索
前 言
1 创新管理体制
1.1 构建新型运作模式
1.2 根据项目成立实验教学团队
1.3 实验中心管理制度化
2 信息平台建设
2.1 利用信息管理平台促进实验室开放
2.2 积极开展虚拟实验
3 运行机制创新实践
本科学术创新训练的理念与实践——以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例
引 言
1 本科阶段学术创新训练的意义
1.1 与媒体行业变革共振
1.2 与专业教学改革共进
1.3 与人才培养创新共鸣
2 本科学术创新训练的理念体系
2.1 主体性理念
2.2 创新性理念
2.3 开放性理念
2.4 实践性理念
2.5 协同性理念
3 本科学术创新训练的实践流程
3.1 语境生成
3.2 模仿性实作
3.3 局部性变动
3.4 结构性优化
3.5 独特性挖掘
结 语
参考文献
2018年昆明市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报告
引 言
1 确定抽样方法和调查的方式
2 确定样本量和调查对象的范围
3 数据的整理和预处理
4 对数据的交叉分析和结论建议
5 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1 “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性
2 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和实习教材陈旧
2.2 实践教学以短时间的野外实习为主,实验教学少,方法简单
2.3 重视植物学知识内容的实习,忽视生态学知识内容的实习,专业特点不突出
2.4 学生的学习与科研脱离
2.5 分科实习,“植物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独立
3 “植物地理学”实验及野外实习课改革探讨
3.1 建立“植物学”或“植物地理学”的实验室,改善实验条件,注重培养学生室内基础实验技能
3.2 建立理想的校园、近郊和假期实验或实习基地
3.3 规范实践教学过程
3.4 提高教师指导野外实习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的基本技能
3.5 地理各要素紧密结合,综合分析,加强生态学知识的学习
3.6 野外实习与科研结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结 语
参考文献
基于SE-CDIO的“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
引 言
1 课程特点
2 实训模式
2.1 项目驱动模式
2.2 团队合作角色模式
2.3 阶段模式
3 实训内容
3.1 第一阶段:项目过程体验
3.2 第二阶段:专业技能训练
3.3 第三阶段:综合能力训练
4 实训组织方式
5 实践验证分析
结 语
参考文献
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新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教育部西南健康与旅游教育扶贫实验项目“云南普洱景迈山茶文化康养旅游示范项目”实施为例
引 言
1 康养旅游产业新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1.1 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云南康养旅游发展条件
1.2 康养旅游产业新发展对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2 基于康养旅游产业的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实施内容与目标
2.3 基于项目实施的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结 语
参考文献
“双一流”建设视角下云南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以商旅学院“双创”班建设为例
引 言
1 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2 云南大学商旅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3 反思与总结
参考文献
传媒类专业教学“多元课堂”的建构与实践——基于学术创新训练的考察
1 重新认识传媒类专业教学
1.1 传媒类专业教学的特点
1.2 传媒类专业教学的新转向
1.3 传媒类专业教学的核心
2 “多元课堂”的理念与指向
2.1 理念:“全天候的课堂”
2.2 指向:“全过程的教学”
3 “多元课堂”的具体实践
3.1 基础型的课堂教学
3.2 延展型的课外教学
3.3 深化型的专题教学
4 建构“多元课堂”的意义
参考文献
Magic Desk:学术创新训练的空间形塑
1 Magic Desk的含义
2 Magic Desk的实践
2.1 Magic Desk的探索性实践
2.2 Magic Desk的新实践
3 对Magic Desk的思考
传媒类专业教学的“微观实践”与共同体建构——一墨读书会的案例分析
1 教学实践中的共同体
2 一墨读书会的教学实践
2.1 定位精准化:学术导向的读书会
2.2 空间开放化:充分延展的教学空间
2.3 运行多元化:丰富的实践教学体系
2.4 教学互动化:多重层次的教学交流
3 一墨读书会建构教学共同体
3.1 关系与交往:教学共同体的建构
3.2 成员与参与:流动的教学共同体
3.3 身份与认同:共同体的文化情境
4 建构教学共同体的意义与启示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的“无线网络安全”教学改革研究
引 言
1 “无线网络安全”现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的不足
1.2 教学形式的不足
1.3 教学评价体系的不足
1.4 教学改革活动的不足
2 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的“无线网络安全”教学改革
2.1 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的改革
2.2 基于EMI策略的教学形式改革
2.3 创新创业项目与课程教学融合
总 结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法研究
引 言
1 现状分析
2 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
2.1 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和一体化研究
2.2 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2.3 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2.4 大学生自我发展机制的研究和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激发
结 论
参考文献
本科生竞赛指导与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案例为例
引 言
1 “互联网+”大赛赛事分析及赛前准备
2 赛事指导与培训
2.1 项目团队组建
2.2 参赛项目设计
2.3 项目计划书
2.4 路演及PPT制作
3 赛后总结
3.1 比赛结果与项目成效评价
3.2 优势与不足
4 参赛学生感悟调查
5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反思
参考文献
基于创新训练项目和课外学术竞赛作品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讨——以生态环境专业类项目和学生培养为例
引 言
1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及课外科技作品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意义
2 大创项目实施和课外科技作品形成情况
3 本科生开展科创实验的动机、参与度及影响因素
4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4.1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
4.2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应对对策
结 语
参考文献
竞赛驱动下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探索
引 言
1 GIS专业学生需具备的能力
2 学科竞赛介绍
3 竞赛与教学互补下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3.1 赛前准备扩展知识,培养自学能力
3.2 师生沟通促进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3.3 竞赛案例引入教学,培养综合能力
3.4 理论教学支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结 语
参考文献
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咨询教学案例
1 教学案例背景
2 案例基本信息
3 案例教学设计、流程和方式
3.1 规划思路
3.2 咨询目标
3.3 总体规划方案
4 案例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质学野外实习课程思政模式的思考
引 言
1 地质学野外实习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1.1 开展野外实习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大学办学育人的客观要求
1.2 云南大学地质学专业实习课程思政环节严重缺乏
1.3 地质学专业实习课程具备开展课程思政的先天条件
2 野外实习课程思政模式的思考
2.1 成立野外实习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
2.2 实习期间走访红色基地,强化“地质报国”精神
2.3 国情民情体会融入实习报告
结 论
参考文献
晋宁王家湾剖面地质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思考
1 综合地质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1.1 地质教学实习的任务
1.2 教学实习基地的选择要求
1.3 云南大学地质教学实习基地现状
1.4 王家湾剖面教学实践效果
2 王家湾剖面简介
2.1 澄江组
2.2 南沱组
2.3 陡山沱组
2.4 灯影组
3 王家湾剖面作为教学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
3.1 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
3.2 剖面清晰
3.3 长期的科学研究和深厚的积累
3.4 开展对外交流的平台
3.5 交通便利
4 教学实习计划
总 结
参考文献
“3S野外实践教学”在线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 课程建设目标
2 课程建设思路
3 课程建设内容
3.1 前期准备
3.2 野外实践
3.3 课件制作
3.4 视频录制
3.5 习题编制
3.6 上线及审核
3.7 评价和反馈
3.8 更新维护
4 在线平台建设
总 结
参考文献
基于Story Map的大理一腾冲野外实习课程优化建设
引 言
1 大理—腾冲地质认识实习区域遥感地质特征分析及课程内容优化
1.1 大理地区遥感地质特征分析
1.2 腾冲地区遥感地质特征分析
2 基于Story Map的大理—腾冲认识实习课程建设
2.1 登录Story Map
2.2 基于Story Map的大理—腾冲认识实习腾冲区域课程建设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 论
3.2 展 望
参考文献
充分挖掘校区地质地貌资源,讲好校区地学故事——以云南大学呈贡校区为例
1 云南大学校区及周边地区地质地貌资源
1.1 校区及周边地质简况
1.2 校区及周边地貌简况
1.3 校区及周边主要地质地貌资源
2 实习路线及实习内容
3 教学重点及教学目的
4 实习活动组织
结 论
参考文献
稀土发光材料综合创新实验教学设计研究
引 言
1 综合创新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2 实验内容及目的
3 实验原料和实验仪器
4 实验步骤
5 实验考核方式
结 语
参考文献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1 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2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目标
3 实验教学方式与日常管理
3.1 实验预约登记教学管理
3.2 实验室安全教学管理
3.3 实验设备使用教学管理
3.4 开放实验室教学管理
4 创新实验考核方式
5 创新能力的培养
5.1 强化自主创新意识
5.2 加强常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5.3 文献检索和综合知识能力的提升
结 语
参考文献
犯罪现场勘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
1 建设目标
2 功能定位
3 建设路径
3.1 案例资源
3.2 场景设计
3.3 交互设计
4 实例应用
5 思考展望
参考文献
经贸缅甸语商务洽谈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开发
引 言
1 设计思路
1.1 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由室外实践向室内实践的转变
1.2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实现由模拟训练向仿真训练的转变
1.3 多方位训练缅甸语核心实践能力,实现由被动评估向主动评估的转变
1.4 贯彻“能实不虚”、突出“虚实结合”,有力培育学生创新思维
2 项目描述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原理
2.3 实验环境
2.4 实验要求
2.5 实验流程
2.6 实验结果评价
3 未来设想
3.1 持续建设与更新
3.2 面向高校的教学推广应用计划
3.3 面向社会的推广与持续服务计划
参考文献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引 言
1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2 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2.1 分层次、分类型的教学模式
2.2 多位任课教师共同负责一个教学班的教学模式
2.3 引入基础结合设计的教学模式
2.4 引入仿真实验和PASCO实验的开放教学模式
总 结
参考文献
泥石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
引 言
1 泥石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1.1 设计思路:强调可操性、高仿真性
1.2 教学手段:强调体验感、参与性
1.3 教学内容:强调模块化,体现系统性
1.4 教学实验平台功能和特色:培养学生参与性和创新能力
2 虚拟仿真教学目的、目标
3 演示模块
结 论
参考文献
高校气排球课程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云南大学为例
引 言
1 研究综述
1.1 气排球发展的关键词分析
1.2 气排球运动发展的发文机构分析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3 云南大学课余气排球运动开展状况
3.1 云南大学气排球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3.2 云南大学气排球场地设施情况分析
3.3 云南大学学生选修气排球课程的动机分析
3.4 影响云南大学气排球课程开展的因素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4.2 建 议
参考文献
云南高校东南亚留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
1.2 方 法
1.3 质量控制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2.2 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分析
结 论
参考文献
产学研合作机制下体育创新孵化项目的落地及推广研究——以“云南大学体育学院与兔加熊儿童健康合作项目”为例
引 言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产学研合作模式
2.1 合作开发模式
2.2 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模式
2.3 技术转让模式
2.4 校办企业模式
3.案例分析——“云南大学体育学院与兔加熊儿童健康合作项目”
3.1 兔加熊儿童健康项目简介
3.2 云南大学体育学院与兔加熊儿童健康合作项目
结 论
参考文献
缅甸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思辨能力培养及多样化模式探析
引 言
1 当前缅甸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
1.1 缅甸语写作能力有待提高
1.2 文献检索和搜集能力较差
1.3 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度较低,不了解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学术不严谨
1.4 缺乏思辨能力,无独立观点
1.5 评价形式单一
2 提升缅甸语专业本科学生在其毕业论文中思辨能力的途径
2.1 重视写作指导过程
2.2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科研规范训练课
2.3 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思维训练,树立读者意识
2.4 图书馆应加强缅文原版资源建设,增强学生的缅文阅读量
2.5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申请课题或参与教师的课题
3 毕业论文多样化模式构建
3.1 学术论文
3.2 翻译作品
3.3 翻译实践+实践报告
3.4 调研报告
结 语
参考文献
泰国音乐教师传统拜师礼文化内涵研究
引 言
1 泰国音乐教师传统拜师礼的背景
1.1 泰国音乐教师传统拜师礼的来源和发展
1.2 泰国音乐教师传统拜师礼的宗教信仰
2 泰国音乐教师传统拜师礼准备活动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2.1 泰国音乐教师传统拜师礼准备活动五大音乐天神信仰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2.2 敬花盘选用特征和礼仪贡品选用禁忌特征
2.3 礼仪时间特征
3 泰国音乐教师传统拜师礼主要步骤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3.1 礼仪准备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3.2 礼仪座次安排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3.3 礼仪音乐选用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结 语
参考文献
大学生学术创新训练的多向互动论——以新闻传播类专业为例
1 提出问题
2 学术创新训练的价值分析
3 多向互动的教学理念
4 多向互动的教学实践及其效果分析
4.1 点对点:个体间“教”与“学”的互动
4.2 点对面:教师与多生的互动
4.3 面对点:多师指导一个项目
4.4 “面”对“面”:集体讨论与成果分享
参考文献
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与“数值分析”课程教学融合的探索
1 现状分析
2 数学建模竞赛与“数值分析”教学融合
总 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