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原因剖析

2.2 原因剖析

(1)云南大学统计学专业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有较大比例,他们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在基层统计部门工作的经验,导致这些青年教师普遍欠缺在学生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方面的经验和技能。

(2)未能在更广阔的视野上看待实习单位参与统计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对问题重要程度的认识存在不足,致使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实习基地面比较窄,主要侧重于政府统计部门。

(3)具体院系与实习单位合作、吸纳他们参与人才培养是一项全新的教育模式。这需要克服目前云南大学统计学专业教育教学领域原有的诸多障碍,统计学专业教学管理制度要更加灵活和柔性化,教学组织形式要更加灵活多样等。

(4)云南大学没有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教务部门负责学生实习管理,学生工作部门、实习接受单位等对自己应承担的职责不够清楚,彼此缺乏充分有效的沟通,学生在实习期间,学校对其存在一定的管理真空。

(5)学生在实习前缺乏必要的训练,存在学生对实习的目的和任务认识较为模糊、对就业岗位的认识不清等诸多的问题。

(6)学校和实习单位较少按照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联合制订详细的实习教学计划和保障措施,容易让实习单位觉得实习学生的培养指导与其本职的业务工作关系不大,仅是帮助高校完成学生实习任务而已,学生实习经常变成了实习单位的负担,实习单位对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