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建 议
(1)针对目前存的问题,高校应在教学目标、模式、内容、方法、评价方式上进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应根据本校的场地、师资、生源特点,合理设置适合的气排球课程。
(2)高校加强教师任课资质的培训,加大气排球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学校课程管理部门、体育部门、教研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的气排球培训活动,组织气排球专家编订符合课程标准和适合师生使用的气排球教材。在经费、时间上对气排球教师特别是原始专项非排球的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给予相应的支持。
(3)高校要重视气排球运动的开展,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教学场地设施的投入。增强体育设施的使用价值,提高场地的利用率,使用先进的设备和器材,改善现有气排球教学场地设施的现状,为师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高校在进行场馆建设和购置器材设备时,要有预见性,尽量购置使用方便、多用途的器材设备。
(4)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气排球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气排球比赛,以赛促学;加强与社会、各行业的气排球交流,使学生能通过气排球这个媒介接触社会和服务社会;鼓励学生拓展气排球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气排球运动,促进气排球运动在高校进一步发展。
(5)高校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校园网络平台、广播台、迎新赛等形式,加大对气排球运动的特点和功能的宣传,提高师生对气排球运动的认知程度,转变对气排球运动的偏见。多开设校级、院级、班级和俱乐部比赛,按学生组、教师组、师生混合组、学生男女混合、教工男女混合等形式开展多样比赛,提高师生参与气排球运动的积极性及气排球比赛的竞争性。
(6)云南大学学校教务处与学院需大力支持开设气排球必修课,开设更多的新兴项目课程,如沙滩气排球、公园排球等。鼓励在校师生发表关于气排球运动的科研论文,申报相关课题,编写相关教材或发表相关著作,把气排球课程建设为云大的特色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