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主要的实习内容
3.3.1 了解云南有什么动植物资源,在哪里,保护什么
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使云南省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了解生物技术产业产品研究开发的动植物资源提供了宝贵的场所。西双版纳位于东南亚热带北缘,是热带生物区系向亚热带生物区系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使西双版纳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西双版纳有陆生脊椎动物539种,占全国陆生脊椎动物总数的1/4,鸟类有40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1/3,鱼类和昆虫资源也十分丰富;西双版纳种子植物有5000种以上,占全国种子植物总数的1/6。为在有限的综合实习时间让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对云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所了解,我们选择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中国医学科学院西双版纳药用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和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实习参观的基地。
学院分别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中国医学科学院西双版纳药用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和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4家单位签订共建生物技术专业野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协议,由这4家单位安排专家为学生实地介绍各个植物园和保护区的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情况。热带植物特有生态学习性观察、西双版纳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西双版纳水体浮游藻类调查、西双版纳入侵植物传粉昆虫调查、西双版纳勐仑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西双版纳陆生脊椎动物分布与生境关系的调查系列专题研究在这个实习板块进行。通过参观实习,学生对西双版纳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了深刻的认识,了解了可以进行天然产物开发的动植物种类,为今后从事生物技术产品的研发储备了相关的知识。
3.3.2 了解环境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措施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日益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物技术在滇池治理中的作用,我们安排学生参观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滇池湖滨湿地。在污水处理厂,学生们由工程师带领从污水进厂的格栅处开始参观,了解污水净化的原理和工艺,结合课堂相关知识重点了解污水生物降解的核心工艺之一——活性污泥法。学生们亲眼看到污水水质从进厂到出厂的变化,同时也查看了整个处理过程中水质的监测数据。学生们还了解了污水处理厂外排活性污泥面临的难题,思考如何开展活性污泥的综合利用。在滇池捞鱼河湿地,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的专家为学生们介绍了滇池湖滨湿建设和运行情况及其地对滇池水质的净化作用。通过老师的现场讲解,学生们了解了滇池湖滨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对削减滇池水污染物的贡献。滇池湖滨湿地建设与运行情况调查、昆明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现状调查等专题研究在这个板块完成。通过参观实习,学生们全面了解和亲身体会到了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3.3.3 结合高原特色农业的区域定位了解云南的花卉种质资源
为使学生了解云南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及其保护开发利用情况,我们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的协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有切花研发中心、球根花卉研发中心、月季研发中心、花卉生物技术研究室、成果转化及产品开发中心部等部门,拥有花卉选育种基地600余亩,各类设施大棚20余万平方米,组培室3000平方米,冷库3000立方米。
学生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的两个基地进行了参观实习。花卉研究所专家还给学生做了关于蕨类、石竹、彩色马蹄莲、庭院月季、睡莲、荷花、杜鹃、山茶、草莓、非洲菊、观赏草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现状和鲜切花保鲜技术国内外进展的专题报告。学生们实地参观了鲜切花种苗组培快繁中试车间、多肉植物栽培温室大棚和观赏苗木种植基地。云南观赏花卉品种种苗快速繁殖技术现状调查专题研究在这个板块完成。通过参观实习,学生们对云南省的花卉资源和产业发展有了初步了解,对生物技术在促进花卉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体会。
总之,本专业立足地区生物资源优势,瞄准生物产业发展的科技和人才需求,优化实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的异常丰富的生物资源,紧扣地区产业格局,与相关科研院所和中央、地方龙头企业合作,扎实推进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围绕地区资源的禀赋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培养面向产业、面向科研的高质量生物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