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了解滇池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措施
2025年11月13日
1.4 了解滇池污染治理的生物技术措施
滇池面积330平方千米,湖面海拔1886米,是一个典型的高原淡水湖泊。昆明市在滇池的北面,处于滇池流域的上游,来自昆明市城区的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污水是污染滇池的主要污染源。此外,还有大量来自农村的面源污染,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残留农业化肥等未经处理就排入滇池,进一步扩大了污染面,加重了滇池的污染程度。目前滇池属重度富营养化水体,水质为劣V类。近10年以来,滇池污染治理采取的是综合手段,包括环湖截污、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大力建设滇池湖滨湿地,净化滇池水质。
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物技术在滇池治理中的作用,我们安排学生参观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滇池湖滨湿地。在污水处理厂,学生们由工程师带领,从污水进厂的格栅处开始参观,了解污水净化的原理和工艺,结合课堂相关知识重点了解污水生物降解的核心工艺——活性污泥法。学生们亲眼看到污水从进厂到出厂肉眼可见的变化,同时也察看了整个处理过程中水质的监测数据。学生们还了解了污水处理厂外排活性污泥面临的难题,思考如何开展活性污泥的综合利用。在滇池捞鱼河湿地,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的专家为学生们介绍了滇池湖滨湿地建设和运行情况及其对滇池水质的净化作用。通过老师的现场讲解,学生们了解了滇池湖滨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对削减滇池水污染物的贡献。专题研究(如滇池湖滨湿地建设与运行情况调查、昆明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现状调查等)在这个板块完成。通过参观,实习学生全面了解和亲身体会了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