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赛赛事分析及赛前准备
2025年11月13日
1 “互联网+”大赛赛事分析及赛前准备
准确定位“互联网+”大赛,精准认知自身优势,对参赛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互联网+”大赛是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的比赛,包括三级赛制: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其次,大赛全程约历时7个月:参赛报名(4~5月)、初级复赛(6~8月)、全国总决赛(10月)。再次,大赛包括高教赛道、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国际赛道和萌芽板块等赛道[5]。最后,参赛将涉及参赛时间节点的把控、参赛项目的选择、项目成员的组建、项目计划书的书写、路演PPT的制作、路演者现场竞赛等多个环节。对于参赛者而言,大赛信息是公开的,赛制是公平的,但参赛者本身却存在差异。因此,准备参赛的参赛者,应在充分了解赛事的前提下,依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参赛赛道,利用自身优势设计参赛项目。
就“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多模式穿戴超声无损孕妇胎儿实时监护仪”而言,该项目主持人为在校生,无资金资助和创业背景,但有好的创意、渊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丰富的专业技术实践经验。因此,其选择主赛道创意组进行参赛,并基于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学科知识,依托互联网技术,结合所在云南高原山区区域特点,锁定“互联网+”社会服务类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