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下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大类招生下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周川华 李 菲 马志刚 林志国 凌 剑 曹秋娥

摘 要 “分析化学实验”是生命化学大类培养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实验课程。本文结合云南大学按大类招生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际情况,针对大类招生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探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实验操作技能,改善实验教学效果。

“分析化学实验”一直是化学、生物、环境、农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实验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规范地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准确树立“量”的概念,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学会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高校按大类招生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受到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1]。按相同或者相近学科进行大类招生,经过1~2年通识课程的学习后,再按专业进行分类培养,是我国高校招生发展的一大趋势[2]。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按照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模式实施人才培养。为了适应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基于笔者长期实验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云南大学大类招生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探索“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