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云南大学气排球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3.1 云南大学气排球课程设置情况分析

云南大学自2015年下半年开设气排球素选课程,按一学期(17周)34个学时,每班容纳40人的形式进行授课,每两个学时为一次课,共90分钟,设2学分。目前该课程采用黎禾的《大众气排球》作为课程教材,无针对高校教学的专业教材。目前,只有一位教师在开设气排球素选课。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站在学生的角度,采用多种过程评价进行教学;按技术水平分组、讨论,组长带头学习管理,是云南大学气排球素选课的教学特色。通过采用专家访谈法对该教师进行访谈后我们发现:气排球在云南大众健身项目中开展得非常火热,市场非常大,前景很广,社会群众、学生的健身运动需求很大;学生长时间在大学校园中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与社会脱节的境况,迫切需要社会上掌握气排球技能的人才参与进来,开设这门课程,这有利于学生与社会人才接触。因此,开设气排球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能满足学生未来工作中社会生活的需求,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

表3是学生对气排球课程开设的满意度评价,其中,非常满意占41.82%,满意占29.09%,不满意占18.18%,非常不满意占10.91%。据了解,近70%的学生对学校设置的气排球素选课感到满意,认为该课程对他们有独特的吸引力,该项目在平常的生活和文化学习课程中很少见,整体的课程设置、规划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相比其他项目来说,学生在该项目中的运动量处于中上水平,上手很快,基础要求不高,不容易受伤,有一定的趣味性、健身性,对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调节其心血管功能十分有效。但30%的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不高,认为每周的课时设置太少,没有相关的配套学习教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能局限于该项目的表层教学,对竞技性、串联性的知识教学较少;特别是场地不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求,只有一块场地难以满足气排球竞技的开展,每次上课时,所有学生挤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硬排馆内,部分水平高的同学难以施展“拳脚”;在课程中很容易因碰撞引发安全问题,加之没有严格的边线划分,整个课程难以达到科学、严谨的课堂标准。

表3 气排球课程设置满意度评价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