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古桥寻踪——龙川桥与霖雨桥

4.1 古桥寻踪——龙川桥与霖雨桥

龙川桥(图1)初建于元世祖时期至元中期,即公元1280年前,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当之无愧的盘龙江桥梁的“长者”,也是盘龙江第一桥。龙川桥位于昆明市北郊20多公里外的上坝村,横跨盘龙江上游两岸,目前主要供人通行。其北端一孔在清代被洪水冲塌,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新修复。早年前桥北有“滚龙坝”,坝高河低,洪水直泻如滚龙,分三股穿桥而过,故此桥得名“龙川桥”。龙川桥为三孔石拱桥,横跨盘龙江上游,全长45米,宽10.3米,中孔高5米。

图1 龙川桥

霖雨桥(图2)位于盘龙区金辰街道办事处罗丈村北盘龙江上段,始建于明代,后被洪水冲损。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郡人熊兆武等重修,清嘉庆四年(1799年)云南巡抚彭龄再修。该桥为石质三孔半圆形拱桥,长45米,宽10米,高10余米,造型古朴,坡度平缓,孔拱均匀。明清时期,此桥为嵩明、寻甸二州官民往返昆明必经之桥。元、明、清三代,桥两岸为军民屯垦之所,同时是昆明官民到黑龙宫祈雨的必经之桥。

图2 霖雨桥

龙川桥与霖雨桥建造年代相对较为久远,均为三孔石拱桥的结构形式。我国古代的石拱桥较多,比较典型的就是赵州桥。在那个年代,建材主要以石材为主,为了合理利用材料的抗压能力,因此选择能有效承受压力的拱结构。从结构形式、跨度、长度、数量、建造技术等来看,我国石拱桥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其中现在的龙川桥左孔被填土掩盖,宜疏通恢复,展示其三孔的对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