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分层次、分类型的教学模式

2.1 分层次、分类型的教学模式

大学物理实验室面向全校所有理工科类专业开设,专业要求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因此,大学物理实验分为A、B、C三类。图1详细说明了大学物理实验的分层情况,A类面向物理类专业,B类面向物理相关类专业,C类面向非物理类专业。我们下一步筹措开设面向文科类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选修课。如此,通过把实验分层次、分类型,细化教学要求,开设与相关专业有联系的实验,既可达到锻炼学生基础实验能力的目标,又和专业有结合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以C类实验为例,上学年开设的8个实验包括杨氏模量的测量、声速的测量、牛顿环实验、霍尔效应测螺线管磁场等。这些实验内容既强化了“大学物理C”的理论学习,又和生物、化学实验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学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期末反馈,每学年都对实验项目进行微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学科和物理的关联,强化他们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学到的知识。

图1 大学物理实验分层次教学说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