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引 言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学生入校之后学习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是理、工、农、医类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受系统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1]。它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进行基本训练和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实践性课程。“大学物理实验”的具体任务是: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使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并加深其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初步设计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与物理理论课程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感受到物理原理的神奇与奥秘。但目前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效率低下,学生做完实验后对仪器工作原理知之甚少,不能把书本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微课模式弥补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1~3],如何提高实验预习、教学质量,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从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