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2025年11月13日
结 论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可以突破教学时空限制,实现教学资源整合和共享。虚拟仿真可以不局限于目前条件下的野外教学实地场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再现泥石流地质灾害的三维空间形态,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逼真,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提升教学效果。网络化、虚拟化与集成化的虚拟仿真技术充分满足了当前高等教育实验教学仿真技术的发展需求。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一个虚拟泥石流野外真实环境,可以使学生获得逼真的情景刺激和感知体验。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可以以学生为中心,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整合教学资源,打破高校之间的壁垒,推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对学生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上留下的参与信息进行记录、整合、诊断和干预,可以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重要的依据。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学方式,根据网站资源提前预习泥石流灾害有关的理论知识,开展野外地质现象的在线观察及解答网上习题。采用基于线上与线下相互融合的互动研讨式、团队合作式等教学方法,可以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互动式研讨,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延伸虚拟实验内容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总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直观、便捷和高效地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深刻理解泥石流灾害形成的背景、条件和分布规律,更好地理解其形成机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而学生通过实验教学,也能对泥石流灾害提出一些新观点和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