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钟志贤.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2]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杨星星.研究型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模式——以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为例[A]//杨星星.新传播时代的新闻教育[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6.

[4]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5]王海珊.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6]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

[7]王初明.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4).

[8]周开发,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7,5(3).

[9]孙信茹,王东林.新闻传播教育协同论[J].影响力,2017(11).

[10]尹明华.新闻传播教学的“变”与“不变”[J].新闻与写作,2015(11).

[11]高晓虹,赵希婧,付海钲.增强“四力”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EB/OL].http://the ory.people.com.cn/n1/2019/0219/c40531-30804393.html.

[12]韩永青,李天福.基于校媒合作模式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传媒,2016(1).

[13]张军,张平.自我发展理论下的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2).

[14]亨利·詹姆斯,伊藤瑞子,丹娜·博伊德.参与的胜利:网络时代的参与文化[M].高芳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15]孙信茹,王东林,赵洁.作为意义探究的田野笔记——媒介人类学“实验性文本”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记者,2018(8).

【注释】

[1]基金项目:云南省2018年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多元课堂’的建构与实践研究”(JG201800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