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操演练提升安全意识
学生通过教师课堂讲授、网络自学、听取专题讲座等较为全面地学习实验室安全理论知识,初步树立了实验室安全意识,但是不少学生进入实验室后依然缺乏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意识,如进行实验不穿实验服、将食物带入实验室、将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不加保护地进行有毒有害试剂的操作等。我院开展了一次学生对实验室安全教育改革的调查,600多名学生参加了此次问卷调查,其中有62.1%的学生认为通过理论学习对实验室安全意识的提升很有效,33.4%的学生认为有效;89.1%的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实际演练是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较为合理的方式。从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可以看出,仅依靠安全知识理论的学习教育,并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操作和防范意识,因此,必须采取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每年我院都会至少组织一次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置应急演练,入学新生在接受实验室安全理论教育后,便组织进行实验室安全实践教育。学生分组进行一些典型的实验室应急事故处置演练,如模拟浓硫酸倾倒泼洒在实验台面上、腐蚀性试剂溅到皮肤上或眼睛里、有机废液泄露等事故的处理,以及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急救的演练等。化学化工实验室是易发生火灾场所,因此,学生很有必要进行消防演练和消防设备实操,演练中模拟一间实验室冒烟着火,学生采取保护措施,用湿毛巾、纸巾等捂住口鼻,快速、有序地从实验楼的几个安全出口撤离到安全地点。此外,每个学生都要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要求参与用灭火器灭一次火。
通过实验室安全实操演练,锻炼了学生的整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较大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场地、时间限制,经费有限等客观原因[6],一些实操演练的学生覆盖面小,有的学生只能观看演练,不能亲身体验。尽管如此,实验室安全演练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提升效果仍然显著,是实验室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各院校应该加强重视并增加投入,确保各项实操演练能覆盖到全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