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读书会的教学实践
2025年11月13日
2 一墨读书会的教学实践
在2015年4月14日“我读”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推文中写道:“我们这个小小的学术‘共同体’,以阅读开始我们的学习、讨论、写作……”共同体即“一墨读书会”。从2010年起,孙信茹、杨星星尝试将读书会作为一种微观教学实践,不断探索新的形式组织读书会,形成以读书分享为基础的实践,延伸出学术讨论、田野研究的更多可能性。2015年4月,原读书会组织更名为“一墨读书会”,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我读”推送读书会的阅读分享,阅读活动展开的空间也从线下延展到线上。2017年,云南大学“理解中国”项目开展读书会奖励计划,一墨读书会连获3次特等奖[1],设立了由论文、论著作者分享学术经验的“理解中国·博思专场”,师生共读经典和对话讨论的“理解中国·博学专场”。读书会还利用寒暑假组织成员聚焦研究问题展开田野调查,先后在怒江大羊普米族村、大理石龙白族村、瑞丽大等喊傣族村、元阳箐口哈尼族村寨等地展开田野外调查,并在C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产生了系列研究成果。通过9年的实践和探索,孙信茹、杨星星作为读书会的发起人,协调、安排和推进共同体内的教学实践活动,形成了建立在师生互动关系之上,包括学术阅读活动、学术训练活动、学术讨论活动、学术分享活动、学术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