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竞赛案例引入教学,培养综合能力

3.3 竞赛案例引入教学,培养综合能力

竞赛活动通过竞赛考试和竞赛交流的形式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平台[7]。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传输知识点的同时,常举实例来说明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将经典竞赛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的方式可“以赛促学”,反过来也可“以学促赛”[8]。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将赛题思路与理论知识梳理清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记忆,还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竞赛更加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是其必不可少的。空间思维能力即空间素养,是对空间事物具体表象进行观察、思考、抽象的能力[9]。其在中国、美国、芬兰等国家的地理课程标准中被普遍关注和强调。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空间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一种认知与挖掘世界上的事物的N维复合特征的系统思维模式,空间思维在探索发现、科学研究和知识学习等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关键的作用[10]。目前,传统的教学对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对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处理、存储、提取、管理、分析和表达[11]等能力的培养。结合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对象的空间特性,其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对基于时空视角地物的分布、格局和相关性的思考。而相关竞赛的典型案例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空间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例如,第六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试题为,某广场举行大型活动,要求信息员根据微博签到数据分析活动场地周边的人数。该试题不仅要求学生根据签到信息可视化广场周围的签到点,而且要求根据时间可视化微博签到点的数据,从而在时空两个维度下进行相关分析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