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和传授知识的场所,具有培养环保人才和传播绿色环保理念的神圣职责。但是,传授知识的高等学校自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我国的高校里,每天都有大批学生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特别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实验课程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这些实验课程所用的化学药品种类多、消耗量大,而且大部分有毒或有腐蚀性,有的实验过程还伴随有毒气体的产生,有的实验生成物就是有毒物质。大多数高校对学生每次实验所产生的污染物很少进行处理,而是直接排向周边环境。学生在完成实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造成环境的污染。据有关资料统计[1]:1个化学系和1个生物系的学生,在大学学习的4年中,因实验而产生的废水、废液总量分别约为2500毫升、1800毫升,固体废弃物分别约为12千克、18千克,涉及危险、有毒、有污染的药品种类多,且成分复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材料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专业,培养计划所要求的实验课程更多。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所要求的实验课程,不仅包括了大学物理实验和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四大化学的基础实验课程,还包括了材料制备与合成实验、材料物性物理实验等材料学科所要求的实验课程。因此,每个学生4年学习所产生的“三废”数量实际上还要更多。从上述数据看,虽然学生每次实验所排放的污染物量很少,但那种积少成多的累计污染效应,如果处理不当,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了不良的实验习惯和思维,并把这种思维带到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有可能造成的污染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相关专业实验教学中加强绿色材料、绿色化学教育,对传统材料学实验项目进行大胆的绿色化改革,并实施绿色化实验,使学生知道并参与减少实验污染及污染治理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向学生传授绿色化学理念及其实验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