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据的交叉分析和结论建议

4 对数据的交叉分析和结论建议

为了充分挖掘数据中的信息,基于SPSS交叉分析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城乡之间和不同区县(市)方面对昆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满意度、知晓率和支持率进行交叉分析,得到这些不同类别的被调查对象的满意度、知晓率和支持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特别是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明显。根据本次调查的数据分析,笔者进一步挖掘影响昆明市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的主要原因,并鼓励学生对提高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和“创城”工作知晓率从不同侧面给出相应的建议。整理如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消费者通过外卖订餐、微商购买各类自制、定制食品,既方便又快捷,建议相应政府部门对入网餐饮单位经营许可加强监管,并要求配送人员持健康证,送餐的食品包材要全部达到有关食品安全的标准。加强对小作坊、小餐饮店、小摊贩等小型食品餐饮企业的卫生监管和引导,规范小摊贩的经营场所,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卫生、便捷的餐饮服务。全市各县区(市)应群策群力,加强宣传,缩小区县(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与先进地区之间的差异,各区县(市)齐头并进做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昆明市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总体知晓率和支持率都很高,分别达到了85.9%和98.0%,但各区县(市)之间、不同的职业人群之间的知晓率差异巨大,特别是呈贡区和宜良县的知晓率在60.0%以下,晋宁区和五华区的知晓率也在75%以下,学生的知晓率在70%以下,因此仍需加强宣传工作,让更多群众支持并参与昆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主要措施有:①相关部门通过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主题宣传活动、食品安全主题文艺巡演、识别辨别优劣食品、食品安全“你点我检”等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设置食品安全知识展板,开展现场食品安全咨询服务、知识互动等,创新活动形式,充分展示昆明市食品安全工作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取得的成果,向市民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②在昆明,每年都会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事件,相关部门应组织开展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知识讲座、播放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视频,在广场、商店、社区宣传点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宣传海报,发放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宣传手册,进一步做好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③通过开展食品检验开放日、食品企业开放日活动,邀请媒体记者、学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其他热心市民等走进实验室、农产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食品生产企业等,让昆明市民了解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以及真实的监管、检测工作,增加其食品安全知识储备。④在食品企业方面,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我承诺我负责”食品行业自律和诚信宣传活动。组织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采取各种形式自愿做出食品安全公开承诺,切实履行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倡导食品行业自律规范发展,共同抵制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科普宣传,提高消费者认知,净化消费环境,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⑤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工信委、市卫健委、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市粮食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纷纷开展食品安全主题日活动,通过培训、座谈会、科普讲座、编发科普材料、制作科普动画、组织现场观摩等形式,利用宣传栏、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媒介,多途径传播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昆明市食品安全监管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先进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和引领作用。⑥食品安全教育进校园,在中小学开设食品安全课,培养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形成科学、安全、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高抵制问题食品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科普知识宣传,引导家长转变消费观念,提高食品安全科学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