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创新创业项目与课程教学融合

2.3 创新创业项目与课程教学融合

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其目标从培养一流专业技术人才变为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创新创业者、企业家或商业领袖。具体的实施主要依托学生创新创业比赛项目、校企合作、学生实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无线网络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难题,并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解决方案。重点围绕与“无线网络安全”相关的如下创新创业主题开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人工智能的“无线网络安全”异常检测。基于人工智能,实现无线网络通信数据报文的分析,进而实现异常检测已经是相对成熟的技术。但对于海量“无线网络安全”数据报文的挖掘,在算法的精度、响应时间、漏报和误报等方面尚存在优化改进的巨大空间,尤其是在非监督学习下异常行为模式的挖掘和告警。

(2)面向人工智能异常检测模型的对抗攻击干扰。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无线网络安全”中的广泛使用,在攻防博弈的框架下,攻击者提出了有效的对抗攻击方法,其目的是引导学习模型将异常行为进行错误判定,或将正常行为错误判定为异常。该项目的实践,对于攻击者绕开安全防御具有重要价值。

(3)健壮的“无线网络安全”异常检测学习。在假定攻击者会对异常检测学习模型进行对抗攻击的基础上,防御者需要保证即便面对对抗攻击干扰,学习模型的性能也不会显著下降,尽可能降低对抗攻击的逃逸率。这对防御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既要知晓常规的安全策略,又要能够站在攻击者的角度分析对抗攻击样本可能产生的后果,并提出健壮的防御模型。

(4)边缘计算中的无线通信异常学习创业项目。以智能无线通信终端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框架为背景,在保证传输信息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如何考虑网络传输内容的隐私是目前最前沿的技术难题,且具有广阔的应用需求。

除上述具体项目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环境、校企合作、实习实践活动等,对融合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无线网络安全”项目进行设计和开发,鼓励学生研究前沿领域的核心问题,并提出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

为促进创新创业提供多种可行的途径,在校级创新创业大赛的途径之外,学院通过开展信息安全对抗赛、阿里天池对抗赛、Kaggle竞赛等多种途径的比赛,在丰富创新创业途径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企业、网络、国家级和省级大赛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