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研究的关系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课群组的重要专业选修课,包含桥梁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桥梁工程”按建桥材料又分为两门课程:“桥梁工程(1)”重点介绍桥梁总体及混凝土桥;“桥梁工程(2)”重点介绍钢桥的相关知识。
“桥梁工程”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发展历程,我国桥梁建设的主要成就,桥梁总体规划和设计,桥梁作用,桥梁主要构造,桥面系的组成,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一般构造,主梁计算分析常用方法,预应力钢束的计算,桥梁空间实用分析方法,箱梁分析,斜弯桥的受力特点和设计要点,钢架桥的受力特点与适用范围、计算原则与各项次内力的计算,桥梁墩台的形式、设计计算方法,桥梁支座的类型及计算,混凝土拱桥的受力特点、设计构造要求、设计计算方法,拱轴线的选择和受力,钢筋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计算,混凝土斜拉桥的构造要求、计算要点,拉索及锚具的设计,桥梁墩塔的形式与特点,预应力混凝土主梁的设计计算,矮塔斜拉桥简介,钢板梁桥设计与构造,钢桁梁桥的设计、计算、构造,钢箱梁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悬索桥概述与构造。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学内容是关于桥梁总论的结构选型、桥梁美学、概念设计等的。这部分内容学习起来相对“虚”的概念较多,“实”的构造与计算较少。例如,教材中讲到“桥梁设计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这个周边环境包罗万象,既有自然环境,又有人造环境;既有实在的建构筑物,又有虚化的历史文化。又如,教材中强调“桥梁功能要与城市道路规划协调一致”,这里的城市道路规划的范畴十分广泛,很难在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内讲得清楚透彻。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设置了对盘龙江桥梁的调查环节,同时要求学生在调查的基础上思考课堂讲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设置调查实践环节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作为工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特定的载体,本次调查特别设置了需要提出自己的改造建议和措施的任务。这个任务具有思维发散的一面,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就景观不适应提出改造建议,也可以就功能不满足要求提出加宽等改造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发现,教师可以利用我国古代造桥技术(如赵州桥)早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思考,利用我国目前从规模看已是桥梁大国(以港珠澳大桥为例)的事实激发学生为桥梁强国的新目标而奋斗,进而实现整个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