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微课的特点
2025年11月13日
2.1 微课的特点
“微”作为21世纪的一个新概念,最初是从“微博”兴起的。很快,以微博为微时代的开端,进一步萌生出了微电影、微小说、微信等新型的内容。微课、微视频等教学资源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微课作为微时代以及多媒体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优良产物,是将视频作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讲授某个知识点、专题或者是实验活动的全过程,主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的课程。微课往往短小精悍,就某一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完整性及示范代表性[3,6]。相较于传统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微课具有如下特点。
(1)教学时间短。微课一般为10分钟以内的视频,相较于传统的45分钟一节的大课来说,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的特点。
(2)内容集中,资源容量小。微课是将问题集中、突出出来,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某一个重点和难点的讲解上。学生可以在课前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随地观看视频,对实验仪器的工作原理、实验过程及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改善学生目前机械式地誊写实验预习报告的现状。
(3)资源生动、形象。微课时间短,主题突出,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且每节课的内容相对完整。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动画视频直观地了解仪器的构造细节、工作原理、调整方法等,从而提高实验的预习效果和实验操作效率。微课可以保证在不脱离原有的教学环境的前提下,给学生足够的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