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江桥梁调研的对象及主要特点

3 盘龙江桥梁调研的对象及主要特点

古代的昆明其实是名副其实的水城,不论是在“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船风屯于城垠”的元代、“三面湖光抱城郭,四面山势锁烟霞”的明代,还是“三江并流(盘龙江、金汁河、银汁河),两带萦绕(护城河与玉带河),河网密布”的清代,昆明水域一直都很辽阔,堪比江南水乡,堪称东方的威尼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自然少不了各式各样的桥梁,这些桥梁各具特色,满足着人们的生活需求,反映着当时当地的风情风貌[1-3]

早先盘龙江干流全长65公里,是注入滇池最大的河流。在汉代以前,盘龙江被称为“昆川”,后因小河村有一盘龙桥而得名盘龙江。盘龙江源头在嵩明县西北10公里梁王山西部黄龙潭,潭水经牧羊河南流与甸尾河汇合,汇合后自三家村北流入松花坝后纵贯昆明流入滇池,全长107.5公里,流域面积847平方公里。而现在所指的盘龙江一般是从松华坝水库的大坝开始计算,穿越昆明主城区,长26公里。盘龙江上曾经有很多桥梁,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些桥只见于记载,但有些桥历经多年的沧桑保留了下来,让我们可以依稀看到昆明这座“水城”的痕迹。这些桥梁中有近千年历史的龙江桥,有颇具历史意义的滇缅公路连接线和滇越铁路跨越盘龙江的桥梁,有多座具时代特色的向日葵忠字桥,有商家必争之地、一桥跨四区的得胜桥。经过统计,目前盘龙江上的桥梁总共有72座。

上海的外滩、重庆的朝天门码头等都告诉我们一个历史事实:河流为城市带来了商业的繁荣[4~13]。一个城市的河流景观治理水平,往往能对城市整体景观的改善起到决定性作用,也常常会对一个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城市的发展,沿江周边已形成高密度开发区域,河道景观与城市发展脱节,现有河道亲水性、可达性及配套服务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功能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必要对盘龙江沿线的桥梁展开详细的调查研究,提出桥梁改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