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坚定中国道路的“稳定器”
道路一边联着现实,一边联着梦想。因此,道路选择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探索和开辟来之不易,是一条具有民族特色、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别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道路,因为中华文化是中国道路开辟和发展的重要基因与文化基石。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协和万邦”思想,革命文化蕴含的“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全新价值理念等,不仅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和平之路、文明之路、友善之路,而且为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路。正如有些学者分析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现代精神旨要和基本价值追求与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和生成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构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精神基底与核心价值支撑。因此,越坚定文化自信,越能为坚定好、发展好中国道路固本培元、固基护航。
当今世界,文化竞争演变成道路之争、国运之争。在全球化时代,在不同文化交汇的“百花园”中,既有东西方“争奇斗艳”的文化博弈,也有传统和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融合共生,同时,还有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各种势力的粉墨登场,这些都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尤其是一些西方国家企图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达到和平演变目的。面对国内外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解决好传统和现代联通、东方和西方文化对话问题,并时刻弘扬主旋律,保证中华儿女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尊古复古的死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文化自信蕴含的千年智慧、人民对祖国深厚情感及对中华文化生命力、影响力的坚信,为中国道路提供了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动力和行稳致远、破浪前行的稳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