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与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思政教师要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家国情怀,让有信仰的人传播信仰,让心装家国的人培育国家民族的未来栋梁。同时,加强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培训工作,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做到思维要新、视野要广,既灵活运用网络教学的新手段、新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又借助生动、具体的中外古今比较,用深厚理论功底打动学生,培育人格,使手段与内容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当然,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热情,还要依靠一定的考评和奖励机制的保障。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优化,需要建立和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7]使优秀思政人才源源不断输入高校,勉力不适者退出队伍,形成教师间的良性竞争和合作。构建起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机制,也为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所获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应当始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将传统课堂的情感引导与线上课堂的多元形式紧密结合,讲透理论、讲好情怀、讲清价值,实现由教材向教学、由教学向学生认知与信仰的转变和突破,从而真正践行混合式教学的重要作用,发挥思政课育人的时代感与实效性。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注释】

[1]参见2019年3月18日新华社发布:《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参见凌小萍、张荣军、严艳芬《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10期,第46—49页。

[3]参见徐文越《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效衔接中的问题导向》,《社科纵横横》2016年第3期,第148—152页。

[4]参见顾钰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慕课热”以后的“冷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期,第115—117、122页。

[5]参见顾钰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慕课热”以后的“冷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1期,第115—117、122页。

[6]参见2019年3月18日新华社发布:《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7]参见凌小萍、张荣军、严艳芬《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年第10期,第46—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