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熏陶是“奋斗幸福观”弘扬的精神支撑

(三)文化熏陶是“奋斗幸福观”弘扬的精神支撑

高校校园不仅是社会科学文明弘扬传承的重要集散地,也是思想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校园文化熏陶为“奋斗幸福观”弘扬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高校校园文化体现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然而,在形形色色文化思潮不断涌入下,“奋斗幸福观”可能被落后、低俗的拜金主义、奢靡主义等俘虏。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陶冶功能,将“奋斗幸福观”及时有效地融入校园文化实践及精神文化产品之中。新时代“奋斗幸福观”贵在于践行。高校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是高校课堂教育活动的有益延伸及补充,同时也是“奋斗幸福观”教育的最好实践路径。校园实践活动主要涉及学术科研活动、社团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等。首先,各高校在利用特有的奋斗题材文化资源基础上,不断挖掘新想法、新观点,设计并组织以“奋斗幸福观”为主题的形式新颖、接受度强、吸引力大的文化活动及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应凸显“奋斗幸福观”的正确时代价值,激发学子积极学习弘扬,让“奋斗幸福观”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进而引领学生在体验中自觉践行“奋斗幸福观”,真正发挥文化熏陶的强大支撑作用,例如,诗歌朗诵、合唱、排演情景剧等。此外,高校要重视收集关于奋斗及成长成才题材的电影、纪录片等影视作品,定期组织大学生观看并开展相关影评活动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