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体观面临的挑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体观面临的挑战

“由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单一思想灌输模式下参与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点。”[2]一方面,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长期存在着片面的唯教育者主体观,即视教育者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唯一主体,而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主体性,把受教育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这种片面的主体观严重挫伤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有一些人主张片面的唯受教育者主体观,视受教育者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唯一主体,忽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这实际上放松了教育,因为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他们都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主体,缺一不可。需要注意的是,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实施教育的主体性与大学生能动地接受教育以及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需要教育者的激发和引导,而教育者的教育也只有通过大学生的积极活动,尤其是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才能发挥并达到预期的目标。新媒体时代,我们必须树立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依然不能摆脱单一的价值灌输模式,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群体渐行渐远,对未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不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