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教育是“奋斗幸福观”教育的主渠道
新时代是每一位人民的时代,更是青年的时代。青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向往与追求、拼搏与付出,影响甚至决定着一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传播“奋斗幸福观”思想的主渠道。高校应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其解读社会关注的时事热点,把对“奋斗幸福观”的教育依托在对国情世情党情的把握上;帮助其回顾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把对“奋斗幸福观”的教育建立在对历史的正确认识上;帮助其揭示中国发展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并把对“奋斗幸福观”的教育建立在不断实践探索基础上。在物欲繁盛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内化于心,做到初心不忘,坚定在艰苦奋斗下获得人生幸福,坚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国梦”接力奋斗,实现“幸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