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铸魂“四策”
雷惠萍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了华夏特有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中“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构成中国人做人的道德标准,成为千百年来国人衡量人品的尺度。
然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为导向的社会大潮的冲刷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一些消极现象。社会上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铺张浪费蔓延,邻里亲情淡薄、杀熟欺骗风行。中国社会面临着道德和信任危机,这一危机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更关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形象,重塑中华民族之魂刻不容缓!
一个民族不热爱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以深厚的文化功底,在诸多重要场合引经据典,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在2014年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增加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为全国人民做出了表率。
在新时代如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建设强大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事实充分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坚定道德追求、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就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乘风破浪、阔步前行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2]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在全社会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明确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明晰我国的建设目标、社会风貌及个人的行为准则。本文从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手,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来探索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铸魂”策略。我认为,是以“四本”为突破口,采取了“四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