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典阅读”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必要性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
陈 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1],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真髓。学好“原理”课,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能为其他几门高校思政课(如“概论”课和“纲要”课等)的学习奠定基础。然而在当前的“原理”课教学中,仍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例如,忽视基本原理的科学性,而只是将其视为一种意识形态,把基本原理“政治化”;忽视基本原理的学理性,而只从教材和原理本身出发,把基本原理“教条化”;忽视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而只将“原理”课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简单叠加,把基本原理“片段化”。由此导致学生无法真懂马克思主义,也难以真信马克思主义,从而丧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将“经典阅读”融入“原理”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回到马克思”“了解马克思”,从经典作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把握基本原理的历史生成脉络;可以帮助学生“还原马克思”“理解马克思”,在经典文本叙述、展开和发展中领悟基本原理的学理魅力;可以帮助学生“领悟马克思”“发展马克思”,在经典作家论辩的路径中领会基本原理的方法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