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融入方式要既科学又艺术

(三)教师的融入方式要既科学又艺术

1.遵循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逻辑架构。专业课课程思政要在专业课程知识体系框架内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相关思政元素,而不是盲目地为了思政的需要,牵强附会地重新构建知识体系,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打破原有知识架构的操作,割裂了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和关联性,容易造成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混乱,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

2.善用思政资源,用事实说话。专业课融入的思政元素,是关于价值引领和道德教化的内容,这些理论要让有思想的大学生接受,单纯的观念灌输显然行不通,需要以事实为根据,摆事实、说实话,借助事实来分析和揭示要阐述的道理。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具有对相关社会时事的敏感意识,善于把握与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相关的时事动态,善于寻找能够佐证思政观念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事实,以及亲历亲闻亲见的身边事实。

3.明确课程定位,把握融入方式。专业课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属于“隐性课程”。专业课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不是将专业课转化为思政课。要通过灵活多样、润物无声的教学方法,把隐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导给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育人功能。教学活动设计要契合学生认知水平,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有他们生活经验,能够思考、能够表达,有可探讨空间的主题,使学生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当然,这些要求对专业课教师都极具挑战性,也需要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