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一、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易·系辞下》上说:“《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解释说:“若无忧患,何思何虑?不须营作。今既作《易》,故知有忧患也。身既忧患,须垂法以示于后,以防忧患之事。故系之以文辞,明其失得与吉凶也。”忧患意识特别体现在《周易》的最后两卦上面,也就是第六十三卦(既济)和第六十四卦(未济)。第十三卦(既济)是已经成功的意思,第六十四卦(未济)则是还没有成功的意思。就像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任务更长更艰巨。

《周易》六十四卦,是要包罗万象,概括整个世界的自然、社会、思维的现象、变化和规律,从天地(乾坤)出发,一路走来,历尽沧桑,就像马克思主义哲学里讲的事物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到第六十三卦,成功了,但最后一卦不是成功而是重新开始。如此任重道远,怎能没有“忧患”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