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意识的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共融性

二、危机意识的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共融性

危机意识教育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危机意识的培养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教育,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中,从理论体系上讲是合乎情理的。因为危机意识的内容也包括国情危机、公共危机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危机教育就是提高学生预测、应对、解决国家和个人危机的能力。通过教育使大学生理性认识危机的客观存在,懂得危机的来源、掌握一定应对危机的方法。也就是说,培养大学生正视危机和抗击挫折的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危机意识教育有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目前全国高校课程的设置中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是这一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出于政治需要,是一门空谈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学科,与将来自身发展和就业没有太大关联,因而学生主动性不够,学习热情不高。但是,事实上,关于危机意识的培养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因为危机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这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因此,这是一项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与学生的个人学习、生活乃至以后的事业都息息相关。

此外,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特点看来,危机意识培养也与此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是以专业为划分标准,暂未设置危机意识教育的相关专业以及专门的课程。按照内容来说,危机意识教育实际上是普遍能力的要求,强调的是对危机意识培养的普遍性,属于通识课程的内容。因此,在高校中进行大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可以将此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或内容之中,它符合我国高校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