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情感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爱国认知发展
情感、兴趣、动机、需要等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到学生认知过程中,不承担对机体内外信息的接受、加工、处理等任务,但是情绪活动会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动机、记忆等认知系统因素产生影响。就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而言,首先,情感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的处理,以提高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知识的关注度。其次,情感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采用富有积极性情绪因素的评价方式,能够最大化地给予学生积极正向的刺激强化,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爱国知识,促进其爱国认知的发展。最后,情感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增强学生认知记忆。富有情感的内容相较于其他中性内容在学习者的记忆过程中,占有更优势的地位。通过情感教学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时,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可以帮助相关知识在学习者整个记忆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在课堂上学生的任何积极性情感情绪体验,都可以为日后相关知识的回忆与再认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