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互联网+教育”契合点,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最优化发展

(二)探索“互联网+教育”契合点,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最优化发展

“互联网+教育”模型是以教育双方的互动互通为基础,实现教育主客体教学和学习模式的创新。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互联网媒介,传播教育内容,实现教育对象认知层面的拓展。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从传统的课堂教育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效学习。另一方面,实现教育者教学层面的联通极为重要。“互联网+教育”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各个高校教育资源共享,为教师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群体,为教师精准掌握学情、制订课堂教学方案提出了核心依据。教师选取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时应坚持创新思政内容为王,善于运用富于感染力的生活化语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主题”转化为青年学生关心、讨论的新闻案例、流行话题,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进而促进学生提升主动发现问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