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际视野为补充的爱国主义教育
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发展方向和国情是不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特点及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18]。开放包容的爱国主义文化,互学互鉴的爱国主义视野是我们所提倡的,多元化的爱国文化为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应该坚持在保持本民族和本国家爱国意识的同时,强化国际意识、全球化视野,这种爱国主义视野可以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保持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而国际化并不是将世界看作为大同的世界,抹杀本国人民根据自身国情建立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结,而是突破狭隘的空间划分,在保持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提升全球意识,而对本民族的爱国主义是这一教育途径的基石。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
【注释】
[1]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2]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党的建设》2016年第1期,第10页。
[3]陈来:《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精神》,《哲学研究》2019年第10期,第11—19页。
[4]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0页。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9页。
[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69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0页。
[9]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120页。
[10]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0月24日,第2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0页。
[12]见《礼记·礼运》。
[13]习近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拓展改革发展新空间》(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01页。
[14]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名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15]孙中山:《在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庆纪念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97页。
[16]这句话出自邓小平1981年2月14日为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编辑出版的《邓小平主席文集》英文版所作的序言(《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49页。
[17]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44页。
[18]见《礼记·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