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释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问题解释式教学方法就是通过针对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针对学生提出的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和回应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思政课上通过对典型的、能给学生以启迪的相关典型问题的分析与解释,对学生所关注的思想和现实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释疑解惑,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
思政课问题解释式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思政课教师对教材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和总结、归纳之后所构建出来的问题体系;二是通过对学生问题的收集、整理之后形成的学生问题体系。思政课的问题解释式教学不仅要对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而且尤其要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特别注重针对学生所普遍关注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和回应,这是这一教学方法模式的重心所在。在回应和解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告诉学生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是什么”的问题,更要为学生解答好“为什么”的问题,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理解其“所以然”,才能起到对学生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树立更加科学理性的思想政治观念和意识。一般而言,在回应和解答学生问题时,根据学生的问题性质和特点,可以有三种基本的解答形式:一是正面回答学生的问题。这主要是针对目前已经能够作出明确回答的问题,尽可能从正面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答,努力为学生释疑解惑。二是解释问题的性质。对于一些有待社会实践或理论探讨进一步深入的有些复杂问题,要向学生解释这类问题的性质,并为学生做一些描述性解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问题的有效回答。三是可以提供不同观点供学生参考。对于一些目前还没有定论的问题,可以尽量全面地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观点,为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认识这些问题的基础。
运用问题解释式教学方法,首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不回避、不敷衍,尽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还有些不成熟,但这并不影响这些问题对于学生所具有的重要教育和引导意义,所以思政课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问题的教学。其次,要重视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收集和整理,思政课教师对收集到的学生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和分类,结合教学内容,提炼出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作为教学和解答的重点问题,善于抓住教材和学生的核心问题,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回应和解答学生的问题。再次,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建立多层次的教学问题体系,使思政课教学内容进一步问题化,以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相关问题,并在回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问题反馈,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